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

106鴨子老師再遇小一生-1227從課文出發的讀寫05

用架構(概念階層圖)記課文事半功倍

小一課文雖簡單,但是細讀之,覺得除了有很多基礎的東西含在裡頭外,且正好因為簡短,一次一個重點剛剛好。學習有方法,記住課文更簡單。
  • 國語課第四課〈玩玩具〉教學簡記
1.第一次四課的單元內容統整
孩子發現第一單元的四課都和「玩」有關係,而玩可以是玩某個東西,或玩某個活動、遊戲。例如:第一課〈木頭人〉指的不是東西是玩遊戲,而第二課〈兩人三腳〉和第三課〈吹泡泡〉也都是活動,第四課〈玩玩具〉則是玩東西(物品)。而玩玩具的第一個「玩」是動作,後面的玩和具要合起來,指的是用來玩的東西(物品)。【教學背後建立的是詞性的概念。】


2.第四課的簡單概念圖
這一課是並列式的課文,總共有兩段。題目是「玩」玩具,所以第一段寫玩玩具火車,第二段則是玩玩具小火車。兩段句數數相同,句子的形式類似。反覆的形式正好符合低年級的發展特性,而且可以學習「照樣造句」。有機組合的照樣造句,就可以成為仿段或仿怍了。

  • 國語第五課〈我不怕〉

1.第五課的題目雖是「我不怕」,但是前兩段其實在寫令件者害怕的事,最後一段才點出「我不怕」的原因。課文是按事件先後順序安排,也可以看成「分說-總說」的形式,只是兩個分說有時間先後的問題,故不能掉換順序,與第四課玩玩具的並列結構不同。
2.一開始引導學生注意題目與各段的關係,也發現雖然第一、二段未說作者害怕,但實際上作者的心情是緊張、害怕的,且從媽爸抱及安慰的話可以證明作者是本來是害怕的。而最後才合起來說「因為和爸媽在一起所以「我不怕」。
3.在邊討論的過程,邊以架構整理重點,及延伸討論的內容,讓學生掌握課文的句子寫作方式。最後再以課文中出現的句型進行照樣造句的練習。

建立段落寫作的基模

  • 國語第七課〈玩泥巴〉  (第六課忘了拍)

1.第七課課文只有一段共三句,雖課文為詩歌的形式,但是若以散文的段落組成來看,這三句可視為「主題句-發展句-結論句」。但是,在教學時以「先說-後說-再說」來說明。同時把完整的一段比做一條魚,完整的魚會有「頭-中間-尾巴」,讓學生發現要把一件事說清楚,至少要有三個部分。
(1)開頭:先說要寫什麼?也就是主題(題目) ,要寫的重點。
(2)中間:要寫的主要內容。中間要寫清楚,所以要寫得多一點,句子也會長一點。(一句的話,中間會有好幾個逗點;以後課文變長的話,中間就不只一句,會用很多句來寫。)
(3)結尾:就像故事的結局或結果一樣。而寫完一件事後,常常會用自己的感想做結束。(感想是感覺+想法)
2.教學時:
(1)先找幾句
(2)依「先-再-後」討論各句重點,邊討論邊板書成為課文寫作結構的提示。
(3)找第二句逗號分開陳述的內容,討論作者玩泥巴時做了哪些東西,並與標點符號的關係做對應。
(4)找第三句中的「感和想」,討論:為什麼「結語」寫「好像我的家」,深化對「好像」一詞十日心戈認識。(前面孩子學過了「比喻」,知道比喻要有A和B兩個東西,而兩個東西之間要有某些地方一樣才能用A來比做B。)
(5)請學生回家寫國單時,除了用本課學過的字詞寫出一段話之外,還能注意寫的時候可以有三句,包含先說(主角)-再說(怎麼樣)-後說(結果/結尾)。

目前,課文較短但是每課的寫作結構安排各有不同及類似處,先建立「先說-再說」的概念後,又加上「先說-再說-後說」等基本的文章組構方式,課文當中也隱含了不少摹寫技巧,在照樣造句中做了練習,接下來可以引導孩子再去注意,相信一課一個小重點,慢慢一點一滴的累積,孩子將來可以更深入讀懂文章,也學習到寫作的形式及寫作的手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二上翰林第3課〈種子找新家〉-從段落重點到架構圖整理課文

# 鴨子老師教學散記 -1070918 從段落重點到架構圖整理課文 文章有沒有基本常用的架構?若能協助學生從不同的課文中去找出常見的文章組構方式,是不是有助於孩子由段組篇的行文能力? 課文的架構圖如同房子的間架,基本間架立穩了,樓房才不會歪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