・寫在研習內容摘記之前⋯⋯【講者為黃連從老師,台東大學附小退休教師。】
如果,考試總影響著教學,那麼透過試題如何影響教學?改變評量的方式是不是也能轉變教學?雖然,我們不該只為了考試而學習、成績也不是唯一,但是取得好的成績表現總是給自己爭取多一點「選擇」的機會。這樣的話,我對自己的孩子說過。
1230的研習是是此系列研習的最後一場,原本的對象是現職教師,但是參與者不多,反倒是來了一群高二的學生,所以研習的前半段以高中學測中的寫作試題為「材料」,談如何讀與寫?
表面上在解決「考試」的問題,但從當中我看到的是「依不同的目的、材料做不同的讀寫教學,才是多元讀寫!」因此,決定將研習內容再次整理摘記,相信有助思考如何融入現場教學中⋯⋯
一、由「讀題」到「破題」
1.目前的「寫作測驗」和以往的」命題式作文不同,通常會給一篇閱讀材料,再依據內容設定寫作的要求。面對這樣的測驗形式,如何進行「閱讀」才能快速、有效?
A.從前面的「閱讀材料」開始,一路讀到「寫作題目(問題)」。
B.先從後「寫作題目」讀起,再開始讀「閱讀材料」。
A的閱讀方式,可能會在閱讀時引出許多不同的個人經驗,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動,而且讀到後面的「問題」時,勢必要回頭再重讀文章抓取細節,以致停留在文本上的時間較長,不利於有時間限制的考試場上;而B的閱讀方式,在針對考試求取高分的目標上,是較佳的閱讀策略,因為讀「問題」後先抓住答題(寫作)的要求,再到閱讀材料中抓取考試需要的「重點」,在寫作答題時比較不會「答非所問」。
2.怎樣快速掌握「閱讀文本」的重點以做「破題」?
通常此類考試提供了「閱讀文本」,要應試者依文本內容加入個人觀點做「寫作」(答題),所以要取得高分首先要對「文本」有正確、深入的閱讀理解,讀出作者行文的中心思想,更要讀出命題者選擇該文本的「用意」,才能「一擊中的」正確「破題」。
讀出「題目」的要求及答題「重點」後,宜直接做標記以提示自己注意。回頭進行閱讀時,也要邊讀邊用不同的畫記方式對文章中的「關鍵語句」做摘記,同時還可透過一些策略幫助自己「抓重點」,例如:
(1)使用「概念階層圖」方式,將相同的概念段落合併,加上小標題,理出概念的上下階層的關係。
(2)利用「心智圖」方式,抓重點整理自己的想法。
(3)針對命題做「眉批」,一邊破題一邊摘寫以找到自己的觀點。
(4)善用「表格」形式做比較或找出正反意見。(此點是我加的)
3.除了回答題目要的之外,如何爭取更高的分數?
正確掌握題意,讀懂文章與「寫作要求」間的關係外,還可以透過一些技巧為自己爭取「加分」的機會。其重點在讀出別人沒讀出的細節和文章的寫作特色,依此再提出更高層次的觀點。就閱讀文本來說是作者的「弦外之音」,就寫作答題來說則是「獨創的見解」。
要做到這個層次,則需從平日的閱讀來豐富自己,透過閱讀「哲學」的書籍做思想的訓練,提高「批判思考」的能力,在文章中適時「引用」,讓「知識成為力量」。
4.依文體結構掌握閱讀材料
閱讀材料依文體大致可以區分為兩大類,一是含事件(故事)結構的「記敘文」,另一是說明或議論的的「論說文」。不管是哪一類的文章,都有著基本的文章姞構,所以用基本的文章結構可以很快找到重點,掌握閱讀的文本。
(1)記敘文:基本上是(背景)+原因+經過+結果+(回響),當中包含時間順序或因果關係。〔若是記景物的文章,則還有空間順序。〕
(2)論說文:通常含前言+申論+結論,前言會先提出論點,申論部分安排論據以技持論點,最後依論證的結果提出結論呼應論點。
〔好的文章通常都能「首尾呼應」,所以閱讀和寫作時都要特別注意〕
二、「破題」後的下筆的書寫(答題)技巧
1.依字數的要求做時間的分配,注意書寫的速度。
2.掌握文章布局(寫作架構)以「起-承-轉合」安排書寫內容。
3.注意「首尾呼應」。
4.善用修辭技巧做為文章的「破題」,一開始就要抓住閱卷教師的目光。
5.引用「名言、佳句或成語」可顯示平日閱讀的功力,強化自己的觀點。
三、從考試型式了解應具(需要)具備的能力
1.抓重點的能力,即「綱要式閱讀能力」。
2.做判斷及決定的能力。
3.能提出觀點,是思想的人。(對人生、對生活有自己的想法)
4.文筆。以文字產出思想,即表達的能力。
以上摘記,雖是針對「應試」,但是從內容來看,可以檢視及反思:教學現場中的讀與寫。如果,試題背後要看到的「能力」有這些,那麼在體制下的學習是否培養了這些能力?
但是,還要注意的是考試需要的能力外,孩子成為一個「人」,在他面對「生活及人生」時,還需要具備哪些其他的讀寫能力?
其實如飲食般,唯有「多元」不偏食,方能「健康」和「健全」!在2017的最後一天,以此文回顧並自勉,也將它做為2018的新年禮物和大家分享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